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曾用名:疾病控制杂志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ISSN:1674-3679
CN:34-1304/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热词:
论著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医疗即战争隐喻的认知话语研究(3)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3 医疗与战争的概念整合 上文提到的概念隐喻和框架结构都是对语义结构的静态描写。Lakoff Johnson强调的是源域(the 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he target domain),或

2.3 医疗与战争的概念整合

上文提到的概念隐喻和框架结构都是对语义结构的静态描写。Lakoff & Johnson强调的是源域(the 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he target domain),或者本体(the tenor)和喻体(the vehicle)之间的映射结果;Fillmore揭示的则是概念系统对语义理解的影响。至于隐喻意义生成的过程,概念隐喻和框架语义学都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此后Fauconnier提出心理空间(1994)和概念整合(1997,2002)理论,试图解释隐喻思维的过程。心理空间(mental space)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建构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age)”。(Fauconnier, 1994; 1997:11)隐喻意义的生成过程往往包含四个相互映射的心理空间,即输入空间I (Input Space I)、输入空间II (Input Space II)、类空间(Generic Space)和合成空间(Blend Space)。输入空间I、II分别对应本体和喻体,类空间则对应本体喻体的相似性或共性,即喻基(grounding),合成空间是空间映射后的结果。输入空间中的特性在映射的基础上,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形成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这一隐喻认知过程如图1所示,是不同的概念系统(或曰框架)得以整合并形成新的概念体系的过程。

图1 心理空间

具体到本文来说,医疗框架和战争框架构成“医疗战争”这一合成空间的两个输入空间。两者的相似特性形成类空间。类空间与输入空间的特性都投射于合成空间,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以后形成与两个输入空间既存在一致,又有自身特点的层创结构。以著名的“抗癌战争”(the war on cancer)为例。1971年12月23日,美国尼克松总统签署国家癌症法案(National Cancer Act of 1971),提出“向癌症宣战”(War on Cancer)的口号,并号召人们去“征服这种令人恐惧的疾病”(conquering this dread disease),这被认为是抗癌战争的开端。在国内,抗癌战争的隐喻亦广泛见诸于各类医疗话语中。在“抗癌战争”这一隐喻结构中,类空间包含治疗和战争的共享元素:施害和受害双方、痛苦和伤害的过程、期待或不期待的结局、专家、工具、技术、策略、场所、成本等等;癌症的治疗框架(由癌症、患者、病情、医院、医护人员、药品、治疗技术和手段、治疗方案、治愈、恶化或死亡、成本、副作用等元素构成)和战争框架(由我方、敌人、部队、战场、装备、战术、战略、战斗、伤亡、胜败等元素构成)可以分别看作输入空间I和II;类空间特征分别映射于输入空间I和II后,再经由后者映射于合成空间,同时,部分专属于医疗和战争的特征也映射于合成空间中。这样,在新形成的“抗癌战争”合成空间中,就既包含了癌症治疗与战争的共性,也保留了医疗和战争各自的部分独特属性,这些新特征或者元素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形成“抗癌战争”这一特殊医疗战争。当此层创结构中两个输入空间映射的比例恰当的时候,就能保持较好的结构平衡,从认知和修辞上取得最佳效果。而当平衡失去,如战争概念特征过于强烈的时候,层创结构就会失去平衡,医疗的特征受到压缩,使得这一合成心理空间成为战争色彩占据主导地位的概念域。

3.医学话语中战争隐喻的成因分析

3.1 认知动因

如Lakoff & Johnson (1980: 3)所言,“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先习得的概念系统去隐喻后习得的概念系统,以认知显著性强的概念去隐喻认知显著性弱一些的概念,或者以容易理解的概念去隐喻不那么容易理解的概念。(董方峰、杨洋,2007)医学话语中的战争隐喻将“战争”这一概念域和“医疗”这一概念域通过隐喻映射联系起来,通过战争概念来构建医疗概念。因为战争相对具体,而医疗相对抽象,因而医疗战争隐喻符合人类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2016年5月作者在武汉市一所医院儿科住院部病房亲身观察到的一次医患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开始医生试图使用医疗专业术语向患儿(因呼吸系统感染住院)家属解释疾病性质及治疗进程,在发现家属无法理解后很快转用战争隐喻,将治疗过程比作与病情(细菌和病毒)的战争过程,并详细解释战争的当前进程,家属马上轻松理解,医患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3.2 修辞动因

战场上的血腥杀戮和惨烈对抗具有极强的感官和心理冲击力,所以战争的场面常常会让人产生一种残酷、紧迫、对抗和毁灭的意象。因此,用直观、形象的战争语言描述疾病治疗和医学研究这样的抽象事件,不仅能唤起一种与病毒和疾病对抗的形象联想,而且具有极强的注意价值,使读者心中产生某种认知和情感反应。Montgomery(1991: 345)认为,军事隐喻的力量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处于一种害怕的境地而采取防御行动,还可以使人们动员起来应付突发事件。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来临时,中国从政府到民间都把疫情的应对视作一场战争,从疫情的认识到应对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战争化表述,因而疫情的特点和紧迫性很快被民众认知,医疗界和全社会的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网址: http://www.zhjbkzzz.cn/qikandaodu/2021/0627/1173.html


上一篇:耳石症耳屎症
下一篇:英汉疾病委婉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