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曾用名:疾病控制杂志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ISSN:1674-3679
CN:34-1304/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热词:
论著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医疗即战争隐喻的认知话语研究(2)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事件参与者 战争的参与者可分为我方和敌方,包括主帅、将领、士兵、战士、军队、同盟等。在医疗话语中,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对抗疾病的“斗士”、

事件参与者

战争的参与者可分为我方和敌方,包括主帅、将领、士兵、战士、军队、同盟等。在医疗话语中,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对抗疾病的“斗士”、“勇士”、“战士”;医疗工作者是患者的“同盟”、“军

师”,他们还是“白衣战士”,是“防疫战线上的英雄”;免疫细胞/系统是人体的“哨兵”、“功臣”、“安全部队”、“天然军队”、“指挥官”、“安全哨”;而疾病、病毒、病菌和伤病等则是“敌军”、“敌人”、“入侵者”等等。

事件设备

在疾病治疗和医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和人体内的免疫细胞通常被比喻成战争中我方的军事装备,而那些“入侵”人体的病毒或疾病则是敌军的军事装备。例如,

(8)“核医学检查成为发现肿瘤‘萌芽'的新武器”(新华网,2009/09/07)

(9)“人体防御盾牌——疫苗”(《小学生》,2009/07/17)

(10)“病毒已经失去了它们狂妄的武器——毒性”(南国早报网,2009/09/11)

事件方法

战争讲究战略战术,疾病的治疗、医学研究以及卫生防疫工作也是如此。例如,

(11)“构筑牢固防线,甲流宣传下乡”(中原网,2009/09/11)

(12)“欧盟望制定甲流疫苗接种共同战略”(中青在线,2009/06/10)

(13) “盘点淋巴瘤治疗战术”(搜狐网,2009/9/3)

事前准备

在医学话语中,疾病治疗或防疫的准备工作常常和战前准备工作联系起来。例如,

(14)“广东专家立军令状严防非典卷土重来”(人民网,2003/10/09)

(15) “危难时刻白衣使者的专业士气就是我们的希望”(人民网,2008/05/14)

(16) “英国积极备战甲型流感大流行趋势”(搜狐网,2009/07/28)

事件过程

在医学话语中,医生、科研工作者和病人一方面向威胁人类健康的病菌和病毒“宣战”、“开战”、“发出挑战”,而另一方面,疾病也在向我们“进军”和“入侵”。例如,

(17)“颈椎病:向年轻人进军”(《南方周末》,2008/11/03)

(18)“德国拍到免疫细胞入侵神经系统过程”(《科技日报》,2009/10/16)

(19)“全球紧急消除猪流感恐慌,抗病毒斗争拉开战幕”(《环球时报》,2009/04/28)

疾病治疗的过程还经常被看作是人体与病毒的斗争过程,例如,

(20)“这是一场淋巴细胞与艾滋病毒的生死搏斗”(人民网,2003/11/28)

(21)“把RNA干扰药物同片段抗体融合蛋白结合在一起,组装成一枚‘生物巡航导弹',可以精确杀伤癌症‘坏细胞'或‘好细胞里的坏病毒',又能避免对正常细胞的狂轰滥炸。”(《南方日报》,2005/05/28)

(22)“目前国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概念很模糊,经常采用的是几个一线方案轮番上阵的做法。”(首席医学网,2007/11/06)

事件结果

战场上的结果通常只有胜或负,对应的是疾病治疗或医学研究上的成与败。例如,

(23)“战胜病魔”,“剿灭麻疹初战告捷”(《科学时报》,2007/01/24)

(24)“香港甲型H1N1流感肆虐 又一中学失守需停课”(星岛环球网,2009/06/07)

(25)“免疫系统与病菌一番肉搏之后就会败下阵来”(《扬子晚报》,2009年9月22日)

战场上偶尔或有和解,对于疾病来说,虽然也有患者与疾病长期共存的情形,而且多数慢性

病实际上需要患者与疾病的长期共处,但是多数患者还是希望看到战胜疾病的局面。

事件类型

战争的类型五花八门,疾病治疗的方式也是如此。例如,

(26)“多肽:寻找SARS克星的攻坚战”(《科技日报》,2003/06/12)

(27)“癌症治疗要多兵种协同作战、多学科整体治疗”(《扬子晚报》,2006/03/31)

(28)“抗癌战是一场持久战,要从细微之处攻起”(人民网,2008/02/05)

事件场地

在医学话语中,战争的场地可以是医院,可以是人体,也可以是医学研究场所。例如,

(29)“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人民日报》,2006/05/18)

(30)“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细胞的小型战场”(《小学生》,2009/07/03)

(31)“肠道永远是战火纷飞的最前线(《扬子晚报》,2009/09/22)

可以看到,医疗框架里的几乎每一个元素在战争框架中都能找到对应的隐喻表述。两个框架的框架结构高度相似,框架元素之间也存在密切对应关系,这些构成了两个框架之间映射的先天基础。因此,从语义特征的角度出发,用战争来隐喻医疗具有认知显著性和较强的接受性。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网址: http://www.zhjbkzzz.cn/qikandaodu/2021/0627/1173.html


上一篇:耳石症耳屎症
下一篇:英汉疾病委婉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