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曾用名:疾病控制杂志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ISSN:1674-3679
CN:34-1304/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热词:
论著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黎英海《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的演奏分析(3)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王安潮.继承发扬民族音乐的精华——黎英海学术成果之研究[J].中国音乐,2007,2(7). [2]赵冬梅.精益求精[J].人民音乐,2005,5(8). [3]廖一鹿.山西民歌初探

[1]王安潮.继承发扬民族音乐的精华——黎英海学术成果之研究[J].中国音乐,2007,2(7).

[2]赵冬梅.精益求精[J].人民音乐,2005,5(8).

[3]廖一鹿.山西民歌初探[J].音乐研究,2000,9(3).

[4]赵富平.山西民歌中的民俗文化[J].艺术教育,1998,4(6).

[5]池晶.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歌魅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6]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1).

黎英海的《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各个地域各具特色,在黎先生的精心编配下,每首小曲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50首非常经典的根据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道路上,作曲家们多采用的就是利用中国的民歌改编作品,因为我国的民歌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也是非常优美的。他们在原民歌主题曲调不变的情况下,加以和声编配,变奏创作,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民族钢琴作品。黎先生的《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就是一本民歌钢琴曲集,其中的50首钢琴小曲有着浓郁的民歌色彩,并且很好地将中国民歌演绎在钢琴上,使中国民歌真正走上了钢琴化的道路,反之也是钢琴创作融入了中国化的探索。对于民歌风格的钢琴作品如何把握,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在实际演奏中如何运用和理解?首先要对民歌小曲的民族音乐结构进行分析,其次要对民歌小曲的旋律线条、和声伴奏织体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弹奏的触键以及踏板运用进行研究。一、演奏中的节奏、速度控制在钢琴作品的弹奏中,速度、节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乐曲的情感和发展。弹奏时应该很重视力度记号和速度的掌握。“f”,并非用多大力量去弹奏,“p”也并非放多小的声音,它们都是根据乐曲的需要相对处理的。要在每一首乐曲弹奏时,分析其中的标记,很好地将这些标记和乐曲的情感融合于一体。《开花调》的速度标记为Allegretto(小快板),整首小曲强弱起伏不是很多。从mp到mf再到p,没有太强的地方,这种中弱中强的感觉更能扣人心弦地表达出思念的情感。《绣荷包》的速度标记为Lento(慢板),力度标记只在开头与结尾处出现,开头右手为mf,左手为p,结尾都是渐弱,从这些更能看出这首歌的平缓,在慢板的速度中很平淡地抒发着内心期盼的情感。《照花台》的速度标记为Moderato(中速),在这个速度弹奏,旋律会显得更加优美,加之左手切分音的伴奏,使旋律的起伏性更加明显。在最后的乐句上运用了rit.的手法,使乐曲具有很强烈的结束感。《游铁道》的速度标记为Allegretto(小快板),这里的小快板弹奏不同于《开花调》,《开花调》的速度是更加趋于活泼、轻巧的,而《游铁道》则是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在乐曲中的f、p的对比比较明显,这样将乐曲的整体风格更加凸显出来。分析速度、节奏对把握作品的情感变化与风格特点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掌握力度、速度甚至表情术语都是弹好一首作品的必要条件。二、演奏中的民歌韵律特点旋律是中国民族音乐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元素,民歌旋律的弹奏要富于丰富的民族韵味,要在了解民歌地域背景、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对其音乐的发展准确定义,使旋律准确表达出来。民歌本身的旋律就有丰富的变化和起伏性,著名音乐学家沈恰先生的“音腔”,就是表达这种民族音高变化的比喻。这种旋律音的曲折,类似于书写书法时候的“抑、扬、顿、挫”,表现出了民族音乐的韵味。那么,我们在演奏钢琴小曲的时侯,要注意旋律线条的发展,进行歌唱性的触键,而且要运用多种触键方法控制声音的层次感和虚实感,使民歌小曲的弹奏富有旋律上的十足韵味。如《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的陕北民歌《想情哥》(谱例1),主旋律为四句体的乐曲,在弹奏的时候,手指必须很连贯地将乐句流畅的连接,使其平稳过渡,乐句的起伏性比较强,所以手掌的带动性很重要,这样才能使乐句富于感情色彩。谱例1:三、演奏中的音色控制音色,在中国钢琴弹奏中十分重要,音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乐曲的表现力,音色的把握在民歌小曲的弹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演奏中国钢琴小曲,要准确地体现出作品的中国化来,因此,音色的把握和处理直接影响着演奏小曲的最终效果。“触键”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最直接的技术手段,它直接影响着作品声音的好坏。“触键”一般分两大类型,“垂直触键”和“水平触键”。“垂直触键”,是要使声音有很好的“点”,要求手指的每一个关节有力、坚挺,从第三关节发力,手掌中心力量自如,无论声音是轻还是响,都应有清晰而集中、富有弹性的“点”。“水平触键”,是要使声音变成很好的“线”,要求手指以第一关节为动作主体,在手指向前或向后的水平动作过程中,使琴键在不知不觉中弹奏到底,发出柔美但却具有集中穿透力的声音。钢琴家赵晓生曾指出:“垂直触键与水平触键可称作手指动作的‘阴、阳’两法。垂直触键为阳,以发力之结实、直接、迅捷、有力为根本,水平触键为阴、为柔,以触键之轻滑、推摸、水平、柔美为要领。在‘阴’与‘阳’的两极之间,同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着极多的变化,造成声音的丰富细腻的对比。”对于乐曲的弹奏,演奏者必须根据作品的需要掌握触键的方法,选择触键的类型,使触键与声音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乐曲的预期效果。《开花调》与《绣荷包》《照花台》都属于情歌,表达思念、盼望的情感,所以弹奏它们时应更多地选用水平触键的方法,使音与音很好地连在一起,真正地让手指“歌唱”起来。《游铁道》则不同于其它三首,它的曲调类似于号子,具有一定的动力和前进性,所以弹奏时要注意触键的力量,注重垂直触键的方法,才能使乐曲表现得更加完美。同时还要很好地利用耳朵,钢琴声音的好坏,要用自己的耳朵去鉴别,去尝试触键、声音、旋律、控制等,这样才能出现动听的弹奏效果。四、演奏中的踏板应用钢琴踏板的使用对钢琴演奏有着画龙点睛的意义,踏板的把握直接影响着乐曲演奏的效果。运用踏板,主要先从乐曲的角度出发,踏板和乐曲如何高度结合,如何衬托弹奏,应从乐曲的旋律、风格等方面去研究。中国民族音乐自身更加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因此,在中国钢琴小曲中,旋律音代表了更多的意境。钢琴中的音响依靠锥子击键发出声音,所以显得比较单一、不连贯,因此,必须依靠钢琴上的延音踏板使声音有效延长,改变其本身的音色,运用踏板的变换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中国声音。以陕北民歌《兰花花》为例,演奏者手指尖的触键控制,配合以连音踏板,在流动的音乐中产生美丽的兰花花形象。由于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五声调式的特点,旋律性和情感性占据了主导的位置,因此,踏板的运用在钢琴小曲的弹奏中是不容忽视的。五、演奏中的低声部演奏分析黎先生改编的汉族民歌风格小曲,看上去篇幅短小精炼,但其中的节奏形式多种多样,伴奏织体变化丰富。而且,在黎先生的精心创作下,民歌小曲的民歌旋律加上了丰富多彩的和声织体,使整个音乐更加丰满、优美。(一)呼应式副旋律和声织体的弹奏《开花调》(谱例2)的主题旋律由右手奏出,左手清晰的副旋律和规整的三拍子结构与主旋律互相呼应,使单调的主题旋律更具和声色彩。虽然整首小曲看上去非常简练,节奏单一、音符较少、变化幅度小,只有16小节,但它的音响效果清秀、委婉,而这正体现出了当地人民的朴素、优雅。谱例2:在《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如福建民歌《渔民歌》、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江西民歌《送郎》也都是采用副旋律的手法创作的。(二)衬托式琶音和声织体的弹奏《绣荷包》(谱例3)的主题旋律也是右手弹奏,而左手的伴奏织体为分解和弦的琶音结构,每小节中的琶音都是前两拍上行,后两拍下行,只有最后结尾处两组琶音都为上行。并且这些琶音根据旋律的不同出现了开放型和密集型两种形式。这样的伴奏织体与主旋律相配,使小曲更具流动性,同时也更加优美、悦耳。谱例3:在《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如内蒙民歌《打连成》、陕西民歌《信天游》等都是运用左手琶音织体使乐曲更加流动的。(三)辅助式连续性伴奏织体的弹奏《照花台》(谱例4)左手的伴奏织体根据主旋律的不同发生变化,从始到终保持了切分音的伴奏音型。切分音,是变换小节强弱拍子的一种节奏音型,切分音的出现,预示着《照花台》的伴奏要富于跳跃性、活泼性和起伏性。左手的伴奏织体必须把握好,使伴奏具有前进和律动感,这样会使右手的主旋律更加活泼明快,加剧了整个乐曲的欢快情绪。谱例4:在《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如东北民歌《卖饺子》、云南民歌《送郎》等也是运用了连续的伴奏织体使乐曲连绵起伏、优美流畅。(四)复调式旋律型伴奏织体的弹奏《芜湖山歌》(谱例5)的右手旋律和左手伴奏形成了复调中的卡农模式,在弹奏中,左右手的力量要相当,追求两个旋律声部的平衡性,左手的旋律随着右手的主旋律呼应进行,最终结合在一起。伴奏织体一定不能把声音压得很低,最重要的就是两声部的均衡和平稳。谱例5:在《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中,如陕西民歌《游铁道》、湖南民歌《花鼓调》都是采用了相同的和声伴奏织体的创作手法,因此在弹奏的时候注重旋律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流畅、优美的效果。在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中,民歌改编的作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很多作曲家为民歌进行了钢琴作品的改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作品在保持民歌风格的基础上,成为了真正的中国化的钢琴曲。而这些新作品不仅具有民歌和钢琴特征,并且蕴含着整个中华民族的风貌。黎英海的《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首》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此针对50首民歌乐曲的演奏,要从乐曲的节奏变化、速度把握出发,更好把握中国乐曲弹奏的韵律感,在弹奏中,音色的完美控制、踏板的灵活运用等,都是演绎好一首作品的重要因素。参考文献:[1]王安潮.继承发扬民族音乐的精华——黎英海学术成果之研究[J].中国音乐,2007,2(7).[2]赵冬梅.精益求精[J].人民音乐,2005,5(8).[3]廖一鹿.山西民歌初探[J].音乐研究,2000,9(3).[4]赵富平.山西民歌中的民俗文化[J].艺术教育,1998,4(6).[5]池晶.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歌魅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6]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1).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网址: http://www.zhjbkzzz.cn/qikandaodu/2021/0104/527.html


上一篇:论双簧管的嘴形与哨片控制
下一篇:萨克斯管演奏中的音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