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曾用名:疾病控制杂志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ISSN:1674-3679
CN:34-1304/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热词:
论著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我院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2)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表2 所示,与实施前相对比,实施MDT 模式后医院感染率显著偏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实施MDT 模式前后医院感染率(n,

如表2 所示,与实施前相对比,实施MDT 模式后医院感染率显著偏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实施MDT 模式前后医院感染率(n, %)时间 病原菌株数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率实施前 126 80 63.49实施后 112 12 10.71 χ2 69.651 P 0.000

2.3 对比实施MDT 模式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

如表3 所示,与实施前相对比,实施MDT 模式后微生物送检率、接触隔离执行率以及手卫生执行率均显著偏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人员指出,随着国内抗菌药物的广泛采用,导致其耐药率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每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怎样控制以及预防MDRO 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探讨话题[5-6]。与此同时MDRO 医院感染的控制不单只是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其耐药菌的扩散以及产生等一系列原因十分复杂[7]。有相关研究人员统计发现,MDRO 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传播的,其次便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以及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少部分属于来源不明[8-9]。所以MDRO 医院感染控制需要微生物、感控、临床以及药学等一系列学科相互之间共同协作[10-11]。

表3 对比实施MDT模式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n(%)]时间 例数 接触隔离执行手卫生执行病原菌株数微生物送检实施前 21 9(42.86) 8(38.10) 126 90(71.43)实施后 21 20(95.24) 18(85.71) 112 94(83.93)χ2 6.361 5.760 5.282 P 0.012 0.016 0.02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前相对比,实施MDT 模式后MDRO 检出率显著偏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对比,实施MDT 模式后医院感染率显著偏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对比,实施MDT 模式后微生物送检率、接触隔离执行率以及手卫生执行率均显著偏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实施MDT 可显著抑制MDRO 感染传播,从而达到降低MDRO 感染率的目的。并且,通过增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针对性,可显著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12-13]。近年来,国际上重要医学模式之一是MDT,其主要目的便是将经验式医疗模式和传统个体模式转化为现代决策模式以及小组协作模式,从而推动合理化资源整合配置、规范化诊治策略以及全方位专业化,促使整体质量控制系统持续上升[14]。

总而言之,将MDT 模式应用于控制MDRO 医院感染,可显著降低MDRO 医院感染率,提升微生物送检率、接触隔离执行率以及手卫生的执行率。

[1] 岳孟圆.MDT 模式在我院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265,271.

[2] Thakur P, Chawla R, Narula, et al. Herbal informatics and in vitro validation: Bio-prospection model to develop potent antibiotics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ESKAPE microorganisms[J].Ind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2017,16(1):113-120.

[3] 黄劲华,魏润新,马莹,等.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抗菌药物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20):2475-2477.

[4] 孙军连,章超,罗云,等.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提高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水平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31):121-123.

[5] 龙盛双,胡潇云,张殷鹏,等.多重耐药菌的科室分布及院内感染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0):986-988.

[6] 曾强,刘沙,金梅.某综合医院2013 年至2017 年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J].中国药业,2020,29(2):21-25.

[7] 苗勤, 刘海涛, 何敬堂, 等. 多重耐药目标菌主动筛查联合模拟防控训练的干预效果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1):1327-1331.

[8] Rubioperez I, Martinperez E, Domingogarcía D, et al. Specific Clinical Profile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in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 with Infections by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J].Surgical Infections,2017,18(5):625-633.

[9] 罗鑫, 刘利君, 郑动, 等. 多部门协作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23):2930-2933.

[10] 王力红,赵霞.我国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防控的管理要求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8):1135-1138.

[11] 武文明.2013-2017 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6-18.

[12] 陶莉,张冰琦,黄郁竹,等.多学科协作联合精准化监管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与效果[J].当代医学,2019,25(32):121-124.

[13] 蔡庆玲,巩月英,张蕊,等.多重耐药菌患者记录交接表设计及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42.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网址: http://www.zhjbkzzz.cn/qikandaodu/2021/0620/1145.html


上一篇:民用与工业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探究